一、教育背景
2000年9月至2004年7月就读于山东大学历史系,获历史学学士学位。2004年9月至2010年7月就读于清华大学历史系,获历史学博士学位。
二、工作经历
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于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。2012年6月至今任教于ok1188诸侯快讯官方历史系。
三、教学情况
本科生课程:先秦秦汉史、中国史文献导读(上)、中国古文字学
研究生课程:中国史史料学、先秦秦汉史专题
通识课程:《史记》选读
四、科研方向
出土简帛、先秦史
五、科研项目
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“上博简灾异类文献整理与思想研究”,在研。
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“出土简帛与《史记·封禅书》新证”,在研。
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“清华简《系年》中的春秋史料研究”,已结项。
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“清华简《系年》与《春秋》经传的对比研究”,已结项。
六、学术成果
(一)专著
北京大学《儒藏》编纂与研究中心主编:《儒藏》精华编二八二册(出土文献类),北京大学出版社,2020年,参与。负责其中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《逸诗·多薪》《逸诗·交交鸣乌》《内礼》三篇注释的编写。
《清华简〈系年〉初探》,独著,中西书局,2015年。
《上博简〈容成氏〉文本整理及研究》,独著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14年。
(二)论文
《银雀山汉简〈占书〉中的用兵之时与天命思想》,《中国哲学史》,2024年第2期。
《论清华简〈厚父〉的政治思想及文本性质》,《哲学与文化》,2021年第3期。
《〈山海经〉中帝与黄帝的关系辨析》,《半部学术史,一位李先生:李学勤先生学术成就与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论文集》,清华大学出版社,2021年。
On the Nature of the Tsinghua Bamboo-Slip Manuscript Chi jiu zhi ji Tang zhi wu, Bamboo and Silk,Brill,Volume 4 Issue 2,2021.9.
《论上博简〈鲁邦大旱〉中孔子关于“天”及“鬼神”的观念》,《出土文献与传统文化研究》,青岛出版社,2021年。
《读上博简〈三德〉札记(七则)》,《出土文献》第十五辑,2019年。
《上博简〈柬大王泊旱〉对宗教性天命观的宣扬》,《楚学论丛》第七辑,湖北人民出版社,2018年。
《论清华简〈赤鸠之集汤之屋〉的性质》,《简帛》第十六辑,上海古籍出版社,2018年。
《清华简〈周公之琴舞〉补释》,《考古与文物》,2018年第6期。
《论马王堆帛书〈春秋事语〉的创作意图、主旨及思想》,《简帛研究》(春夏卷),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,2017年。
《黄池之盟吴晋争先问题新论》,《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——李学勤先生八十寿诞纪念论文集》,中西书局,2016年。
《清华简〈周公之琴舞〉与〈诗经·周颂〉的性质新论》,《简帛研究》,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,2014年。
《晋成公七年扈之会及相关问题新探——兼谈如何对待〈史记〉与〈左传〉的不同之处》,《中原文化研究》,2014年第6期。
《释〈左传〉的“厉之役”》,《深圳大学学报》(人文社会科学版),2012年第2期。
《也谈清华简〈尹诰〉的“惟尹既及汤,咸有一德”》,《清华简研究》第一辑,中西书局,2012年。
《〈容成氏〉中尧让贤部分的简序调整刍议》,《出土文献》第三辑,中西书局,2012年。
《〈容成氏〉字词考释二则》,《中国文字》新三十六期,艺文印书馆,2011年。
《清华简〈皇门〉管窥》,《清华大学学报》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11年第2期。
《读〈尹至〉〈尹诰〉札记》,《出土文献研究》第十辑,中华书局,2011年。
《清华大学举行“清华简国际学术研讨会”》(会议综述),《光明日报》,2011年7月18日15版。
《〈保训〉释文两则》,《社会科学报》,2010年3月11日,第6版。
《〈容成氏〉研究综述》,《中国史研究动态》,2010年第7期。
《读〈容成氏〉札记》,《出土文献》第一辑,中西书局,2010年。
《〈容成氏〉“执兵钦暴,羕得于民”试解》,《湖北大学学报》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09年第1期。
《〈蟋蟀〉试读》,《清华大学学报》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09年第5期。